您的位置: 首页 >德育天地>通知简讯>详细内容

通知简讯

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三个不同层面的内涵分析学习材料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4-24 10:14:38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的三个层面各有侧重—— 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”侧重国家层面; “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侧重社会层面; 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侧重个人层面。

一、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”的内涵。

1.“富强”,即富足强盛,是经济价值目标。它要求创造出足够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的要求。

2.“民主”,即人民当家作主,是政治的价值目标。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、民主决策、民主管理、民主监督。

3.“文明”是文化价值目标,其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,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。

4.“和谐”即和睦协调,是社会价值目标,其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,实现人与人、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
二、“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”的内涵。

1.“自由”主要指人与自然:人的生存发展能力;人与社会:享有法律规范的权利;人与自身: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。

2.“平等”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价值标准,其内容指:

权利平等———国家保障所有公民享有广泛而平等的权利;

机会平等———社会为每个公民平等地提供其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机会和条件;

结果平等———每个公民可以平等地分配全社会的劳动产品和价值物。

3.“公正”的核心要义就是在经济、政治等方面的利益分配上给予每个人所应得的。

4.“法治”的内涵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,并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确立“法律至上”的原则;

自由是前提,平等是基础,公正是底线,法治是保障,它们之间相互作用,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。

三、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的内涵。

1.“爱国”即热爱祖国,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、统一、尊严、荣誉和利益,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,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。

2.“敬业”,是职业道德,要求人们干一行,爱一行,精一行,忠于职守,提高技能,精益求精,敢闯敢干,开拓创新。

3.“诚信”即诚实守信,是个人处理与他人、社会、国家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要求,要求以信立业,以质取胜,讲信誉,守诺言,没有隐瞒欺诈等行为。

4.“友善”,是对公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上应遵循的行为准则。要求人们修身律己,与人为善,尊老爱幼,助人为乐,推动形成“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”的社会氛围。

 “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涵盖了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各方面,是公民对国家、对职业、对社会、对他人应持的态度和应尽的责任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